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8篇
篇一: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知识文库
第03期
结构化意识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探究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主流,而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成为广大教师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基于结构意识的教学,其应用本质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体育学科结构化意识的结构内涵就是,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运动意识,促使其投身到运动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1体育学科结构化意识的内涵
结构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先学、课中群学,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完成三次结构化。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做好各个结构的计划和准备,比如编写导学案、学情反馈、精炼二次结构化、巩固第三次结构化、针对性助学。这些理论对于理科的应用突显出了一定成效,但如何将其应用到体育学科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人的意识决定人的活动,而身体是活动的自我中心,为实现目标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虽然体育学科与体育哲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社会学、物理学、心理学等有着广泛的关联性,但体育依然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如果仅具备知识,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假把式。事实上,所有学科都应建立在实践、体验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需要提高对学生实践的重视。而结构化意识,则强调的就是一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获得新知识,体验成就的教学模式。至于以何种教学活动,将结构化思维方式体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基于结构化意识的中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在结构化教学中,最为基本的逻辑就是对人的思考,简单说,就是任何学科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优化、建设之初,都应当将学生作为主要出发点,最终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在中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基于结构化意识设计的教学策略,需要通过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2.1立足学生实际,激发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完成自我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会对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体育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建设学生的自我系统,挖掘并释放学生自身能量,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对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主观
林
楠
性。2.1.1巧记学生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与学生建立其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可以谈论一些与运动技能无关的话题,吸引学生兴趣,但也要从中能够了解到学生对运动的态度以及需求。利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2.1.2了解学生需求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学生需求基础之上,保障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对此,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调研,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全面掌握学生体育背景,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2.1.3积极鼓励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学习进度以及掌握程度保持一致,也难以避免所有学生体育动作合乎标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所以难免会出现自卑、不自信的心理,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建设,塑造学生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在活动中要抓住时机积极挖掘学生的行为、动机,通过正面引导,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我能行”、“加油”的自我激励意识以及习惯。此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效果。2.2灵活观察和比较,提升学生学法结构体验感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艺术。这里所说的艺术主要体现在,虽然可以对课程进行预先设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可以灵活多变,随时调整教学,这足以体现出教学的创造性。而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由浅入深的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技术,与此同时还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出发,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带去成功的体验。下文以“武术操”动作教学为例,侧重分析了具体技术教学策略。2.2.1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通过比较,促使学生可以简单分析出武术操的基本动作,而后引导学生建立新旧技术联系,进一步促进学生迁移能力,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化简技术难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分解整套武术操的动作,将其中相似的因素提取出来,比如手型,掌、拳、勾,马步、弓步、虚步、丁步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学习动作,有利于后期建构整套武术操,循序渐进,2021.02(上)
知识文库
57.com.cn.AllRightsReserved.
知识文库
第03期
让学生逐步养成武术特质,进而提升学生做操水平。从武术操的构成结构情况看,其框架是拳、掌、弓步、马步,同时丁步、虚步和勾手也会偶尔出现,次数并不多。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第一次课时相应的教学设计需要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手型以及基本步型,促使学生在掌握后可以运用到武术操中,并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强化,为整个学习提供扎实的辅助内容。2.2.2观察发现技术规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于中学体育的武术操,总共有9个大节,其中每个8拍主要是由3个不同的技术动作构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基本手型、基本步型的练习,而后将二者进行结合,组合式练习,对于不同的组合后的单个动作进行连贯练习,可以根据术语做动作,也可以按照具体动作说出相应的术语。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对动作技能学习的调控与促进作用。其次,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不同的动作,引导学生分析其动作的分解方式,而后有针对性的练习拆分后的动作。最后,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分解动作命名的规律,促使学生掌握对应的术语,而后练习并掌握完整的武术操。通过此种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步型+手型”是整套武速度瞬间提速的要素,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2.3分层设定目标,提高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技能学习中,可分为三级结构,即泛化、分化、自动化。以学习武术操为例,首要任务就是要遵循武术操的技能形成规律,而后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目标,并将目标的设定实施分层,也就是针对不同的运动技能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此种方式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技术掌握不断提升结构层次。首先,在泛化阶段,需要教师提高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主要提高学生练习积极主动性;其次,分化阶段,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武术动作运动细节,要求学生掌握好节奏与力度;最后,自动化阶段,在此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武术动作能否连贯操作,看重的是整体效果。总的来说,在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也会不同,所以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会不同,而教师对此评价也会不同,因此,通过这种层次性的评价,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起到鼓励、肯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全体同学以螺旋方式上升,使得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2.4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效果在体育学科中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正常情况下很多项目都在室外。还是以学武术操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点位有序的站立,同时,武术操要相对更加静一些。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很难集中精力长时间站立,其中男生最为突出,因此,需要体育教师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课堂规矩。比如在体育课开始前的候课,队列站立静快齐,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开始上课前就讲明具体的课堂规矩,使得学生逐步养成习惯。同时,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5知识文库
2021.02(上)
习态度。对于武术操的学习,强调学生的精气神,在做动作时,要注意速度、力量、眼神的程度。这对塑造学生精神面貌非常重要。其次,教师需要创新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学习武术操时,学生希望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内容,为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仅要依赖解构技术结构,丰富所学内容层次,更要依靠学法的多样性。其中学法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分析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练习,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而后通过小组比赛,提高学生求胜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武术操。通过适宜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动作有力、干净、到位”,“动作认真、熟练”采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并此过程中对学生不足的问题给予建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最后,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武术操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比如,学生练习缺少武术韵味,可能与重心、力度等有关。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练弓步走、蹲马步、练冲拳等动作解决重心高以及力度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武术动作中分解动作的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与音乐结合着练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熟练度。此外,还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培养小教练,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辅导和帮助,实行一对一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武术操练习质量。2.5科学利用信息手段,提高学生超越意识在科技不断发展下,打破了以往学科教学限制于课堂的局面,在信息时代下,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投入学习,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当讲完武术操基本手型、步型后,学生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动作练习方法,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型”教学,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武术操的视频,而后观察,提取其中的武术基本动作后进行模仿练习。总之,在素质盛行的当下,体育学科教师也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手段,将课内与课外进行相互连接,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在课外进行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自觉运动,勇于超越,使得体育教学成效得以提高。3结语
总而言之,结构化意识下的教学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而本文主要以中学体育学科为例,在具体实践中虽然没有设计导学案的环节,但却同样需要基于学情背景下,科学合理的预设具体教学活动,在体育运动技能中,通过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进一步学生运动技能可以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单位:威海市城里中学)
.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二: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受到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越发重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知识体系完整性的保障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对于今后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备受重视。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准确地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完成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
体育中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所应该学到和具备的能力。学生通过长期进行体育活动训练,获得专项体育思维的增长,并在此思维的引导下,逐渐积累体育领域相关知识,从而完成体育知识结构化的转变,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素养提升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就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之下,实现小学体育知识的结构化教学。
1核心素养在体育知识结构中的构成要素
1.1体育文化
关于体育文化的内涵,主要覆盖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知识两个组成部分。体育知识部分涉及到生理卫生知识,体育人文知识以及锻炼意识等。体育技能主要覆盖运动技巧、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技能评价等内容。
1.2体育运动中的健康行为与健康意识
健康运动行为是实时体育运动的主要导向,在结构化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融入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贯彻行为习惯以及意识。
1.3体育情感
体育情感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爱好,保证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充满能动性以及活性。
1.4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覆盖健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两部分,其中身心素质对应的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
2体育教学的困境及现状分析
2.1单纯地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
以往的体育教学只是简单的让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很少涉及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难意识到关于体育知识的结构化教学。由于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关系到学生体育素养以及体育文化的提升,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体育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适当减少体育能锻炼时间,有计划地增加关于体育知识的教学时间,为知识结构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支持。
2.2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多数体育教师在思想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方面,难以与匹配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需求,表现出单一的思维方式,且呈现出的活力不足。这是导致许多小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所在。因此针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至关重要,它能够不断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凸显体育知识的重要性,助理学生核心素养的增长。尤其是在进行知识结构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或者是其他教学工具。将实际操作和理论进行结合的方式,达到更加良好的知识结构化教学效果。从而转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其具象化,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由于结构是实现事物各部分之间连接的方式以及桥梁,因此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不同支持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探寻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达到高校的教学效果。由此可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结构化知识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不同体育知识之间逻辑性的认知,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整体,考虑到现阶段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融入结构化的知识教,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清晰地进行学习以及思考,对于事物的本质,概念探究更加准确,形成对于体育支持的有效运用,达到健康锻炼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
4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4.1揭示体育知识的内在联系
由于体育知识的学习无法通过单一的理论概念或者是简单的知识叠加就能够达到良好水平,应当挖掘不同体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时期,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能够基于整体框架为出发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体育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知识教学理论层面的结构化以及系统性,更加全面的展示体育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4.2掌握体育知识的迁移
关于知识迁移,是在已知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对未知认知的有效延伸和探讨。通过大胆猜想和小心求证的方式,逐渐获得新的知识,最终实现整体知识体系的填充和丰满。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对支持内部关联性的充分掌握,以及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开拓。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把握体育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关注支持框架和局部要素之间的结合,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与整体知识连接的桥梁,推动知识的迁移,最终实现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效果。
4.3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对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梳理,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体育知识结构,温故知新,从而形成体育知识结构意识。
4.4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重视学生对于体育兴趣的激发,始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要点。在那个保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塑造,对于结构化的知识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4.5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时的,各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进行模式上的调整。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针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明确,保证体育教学具有趣味性。这自然离不开对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为了完成结构化知识教学的目标,还需要考虑体育学习,体验和思考之间的融合,保证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除了获得身体技能上的锻炼之外,更能够在体育文化,提素质以及意识和品德方面获得提升。
结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核心素养直接引导着小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虽然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会直接对国民整体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但构建小学体育知识的结构化体系也相当的重要,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品德。因此将核心素养应用于小学体育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卢晨曦.小学复合型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131-132.
[2]李国顺.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18):169-170.
[3]李百通.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运动,2018(2):87,119.
篇三: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结构化体育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设计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小学生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改进,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篮球运球技巧,进而促进小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科学运动奠定基础。基于此,以下对结构化体育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化体育教学;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设计;实践
引言
篮球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篮球教学,要积极地为学生传授科学的运球技巧。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运球技巧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单一,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认真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加科学、高效地传授运球技能,锻炼学生的运球技巧,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小学生篮球教学的意义分析
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篮球运动都十分普及,篮球运动已备受学生的热爱,各个学校都设有专门的篮球场以及篮球课程供学生锻炼与学习。篮球可以多人参与,也可以一个人进行,只要具备球场和篮筐,再加上一个篮球,学生就可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不仅可以排解学生繁重课程下的紧张压力,还能有效的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且篮球具有一定的比赛性、竞技性,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耐受力,但是此种压力不如传统体育竞技的压力大,不会让学生形成厌烦的心理,可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能得到较大的训练。同样,篮球教学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篮球是一项竞技类运动,在5个位置,12名队员中都具
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战术、技巧取得比赛的胜利。在此过程中,不同的队员相互配合,每一个人都明确自身的作用、全力发挥出自身的职责,为取得胜利而奉献自身的力量,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能力也将在无形中形成。
二、基于结构化体育教学特征的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能有效地为师与生、教与学、零散知识技能与结构化知识技能搭建桥梁,因此以单元制定的教学设计是结构化教学的有效载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行进间运球”,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基本球性和原地运球,学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绕球、抛接球,并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原地运球动作,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在以往的原地运球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会宣布课的内容即学习原地运球,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学会原地运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围绕原地运球的单一技术进行重复的练习,该单元结束后教师主要以学生原地运球的动作姿势、熟练程度等要素对学生进行单元评价。这种传统教学将篮球的多元技术进行割裂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整体掌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结构化体育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为此,本文从结构化体育教学的视角出发,对小学行进间运球单元进行了重新设计,打破了简单围绕行进间运球进行单一技术学练的桎梏,结合传球、运球突破、投篮等技术,并融合体育知识、比赛规则、品德培养等要素,根据课时的推进使动作要求由易到难,组合技战术由简到繁,创设情境由浅显到最终的“CBA赛”。经过结构化的教学单元设计,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行进间运球技术,而且明白了行进间运球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三、结构化体育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教导学生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篮球是一项极其耗费体力的运动,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地课前预热,将会直接影响到其篮球运动效果。因而,体育教师要加大对预热的重视度,积极开展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科学、有效的进入课堂运动环节,为后续篮球技巧的传递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准备运动,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适当的调整准备运动的运动量,让学生活动手脚,舒展筋骨,避免在篮球运动中因为肌肉
松弛而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运动损伤。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头部运动(扭头、摆头、前后点头),也可以做退步运动(前弓步、下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意选择几种趣味性较强的预热类活动,活络学生的筋骨,为后续篮球运球技巧教学的展开打下基础。
(二)借助明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其对篮球明星都是非常喜爱的,更有甚者,很多小学生对篮球明星的精彩表现是赞不绝口,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球星效应,能够抓住学生比较喜爱与认可球星的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运球教学中,在课前的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播放NBA比赛的精彩视频片段,为学生讲解篮球明星在训练时面临的艰辛以及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经过艰苦训练与不懈努力的情况下,篮球明星的球技得到不断提升,才能在赛场上具有良好的表现,才能够获得人们的拥戴与爱护。从而增强小学生刻苦训练的决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篮球训练中。不仅如此,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篮球明星的训练事迹,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篮球明星在小时候就认真刻苦地参与训练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坚持不懈,最后篮球运动员才能够在赛事中取得成功,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训练,激发其对篮球学习的学习动力,更好地提升其运球的学习效率。
(三)重视篮球组合技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篮球运动与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走、跑、跳等田径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以跑步为例,教师想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只需设计出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奔跑速度、爆发力等技能的教学内容即可。反观篮球教学,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到运球、投球、传球等训练的教学设计,还要针对篮球的历史、规则、技巧等理论性知识进行规划与设计。考虑到篮球教学的最终意义,教师不仅要对传球、投球等单一项目进行设计,还要规划篮球组合技术的教学指导方向及内容。以课时的安排与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将篮球组合技术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利用前四节课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技术的学习,随后的五节课让学生学习简单组合技术(如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等),而最后的六节课则用在多种组合技术的教学
上。教师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篮球组合技术。除了学时的安排外,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组合技术的导入方式,以及激发小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等内容的设计。
结束语
结构化体育教学能够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将完整动作技术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的弊端,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运动项目的整体魅力,也是解决学校体育“上了十二年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也没学会”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但结构化体育教学的真正实现仍存在很多挑战,如技能体系如何架构、体育知识体系如何融合、学练方式如何设计、教学周期如何组建等问题仍需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史红亮,王立宏,郑甜.基于比赛能力导向的小学高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21,41(10):29-31.
[2]郭贵增.探究小学体育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J].体育风尚,2021(07):241-242.
[3]陈威,张庆新,魏敬,王文强.小学高年级篮球组合技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04):18-19.
[4]陈超.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9(08):24-25.
[5]姜娜.小学五年级篮球阶梯式教学单元设计研究[J].华夏教师,2019(11):42-43.
篇四: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目标与原则教学目标: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基本组成要素及特点;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与层次;掌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能够根据相关材料制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各体育教学原则的定义、依据及运用要求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教学难点: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体育教学原则的运用要求需要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概述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是指体育教学中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行程。(一)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统一过程(二)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三)体育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讨论: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何异同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提问: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性要素:1、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2、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教学媒介)3、五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物质条件以上三种观点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是共同的--教师、学生、体育教材(或教学内容)(二)体育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体育教学环境6.体育教学反馈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备课(备学生、备老师、备教材、备场地器材备、季节、备时间)(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做到目标明确、调控得当、积极互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对教师---评定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总结可取经验、找出改进教学的方法情况对学生---评定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度、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四、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二)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三)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四)人际关系的多边性(五)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五、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的概念及含义概念:是指师生在体育教学情景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技能、沟通感情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含义:1、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交往的主体2、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特定情景中的交往3、借助特定的符号系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实现4、交往的内容包括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信息、情感、态度等(二)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特点:1、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身心综合性2、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自由度大和多样化3、体育教学中交往双方本质力量的互动性4、体育教学中交往手段的特质性5、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触觉感知性(三)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功能:1、传递信息、增加学生的知识与经验2、调节行为及协调人际关系3、心理保健功能4、提高自我认识、促进个性发展(四)体育教学交往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类型1、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和过程基本要素--主体、受体、内容、媒介媒介传送者信息内容接受者2、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与方式基本类型--主体构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体主体(师个互动、师组互动、个个互动、组组互动、个组互动)基本方式--双向沟通、多向沟通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2.特征:预期性、结构化、具体化、灵活性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三、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发展的方向:1、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2、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文化;3、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4、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四、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提示: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一)体育教学目标的纵向结构:1.学年(学期)体育教学目标2.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3.课时体育教学目标(二)体育教学目标的横向结构: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技能目标4.体能目标五、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1.体育课程标准2.学生的实际3.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4.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二)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行为条件4.表现程度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小结/评价:布置作业及思考题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3、如何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第三节体育教学原则体系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哪些原则?一、学生主体性原则讨论:体育教学都有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概念: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学生主体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学生主体性原则提出的依据1、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2、体育教学规律的反映(二)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要求1、学生和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的教学观2、重视教学设计与准备,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学、练、问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3、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解决问题,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5、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是一致的,但不同学段的教师指导方式、教学策略应有区别二、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概念--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不仅指向学生的身体,而且更要指向学生的心理。(二)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依据1、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2、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还有社会性3、体育教学多功能的体现(三)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1、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全面性,避免单从兴趣出发,喜欢什么就只学(练)什么的倾向,要使学生了解身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为下一阶段体育学习打基础做准备的重要性2、教师在选择内容和方法时,要注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开发教学内容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多种价值,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3、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在体育教学评价时、教师和学生应从身心发展的多维角度去评价教与学的质量三、技能教学为主原则(一)技能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学生一般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来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二)技能教学为主原则提出的依据1、体育学科的技能性特点2、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3、体育教学与课外群体锻炼的区别(三)贯彻技能教学为主原则的要求1、防止体育教学竞技化2、在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时,应遵循时间短、人数多、场地器材受限条件下的技能学习规律,突出“全员参与、粗略掌握、基本运用”的原则3、在学习掌握体育动作技能时,要至于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负荷和量,同时也要注意休息方式的安排,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4、运动技能教学,要适当与相关知识教学、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相结合四、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一)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概念: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兴趣,这种驱动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然后再在体育实践中有意进行强化,使这种动力保持终身,使体育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否则,在体育学习中会产生许多“身顺而心违”的现象。(二)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提出的依据1、现代学习理论2、终身体育要求(三)贯彻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要求1、教师应广泛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的不同兴趣来选择和安排多样化的教学。2.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特别是课的开始)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兴趣向正确方向发展。在教学中能善于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对学生兴趣进行积极强化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同时也要避免单从兴趣出发而疏忽全面发展五、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一)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是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也应时刻注意渗透终身体育思想,以此来指导教学。(二)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提出的依据1、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2、《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三)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的要求1、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2、要突出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3、注意特长培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六、全面效益原则(一)全面效益原则:是指在教学评价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学生的体育技能、智力因素发展水平、非智力因素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一)全面效益原则提出的依据1、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2、体育学科的多功能性(二)贯彻全面效益原则的要求1、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多功能综合效益2、体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注意学生体质、体育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要注意其道德、心理意志品质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3、以全面效益作为指导思想,应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但具体到某一特定阶段可以侧重,不能单纯追求面面俱到讨论: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确定体育教学原则?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贯彻这些原则?小结/评价:布置作业及思考题1、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及标准是什么?2、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教学的各个原则?
篇五: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高中体育课堂如何实施结构化技能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明确提到“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是指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特征;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是指知识之间和技能之间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递进关系,关联性是指各个知识之间和技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育知识之间如何关联、运动技能之间如何组合等问题既是高中体育学术研究的论题,又是课程实施需要解决的瓶颈。
一、选择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结构化练习
课程标准中强调目标统领内容,内容为目标服务,因此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与技能重难点来选择教学内容,方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如,《足球运动》一课,课的目标是学生熟悉运球、传接球技术和学习头顶球的技术,在运球和传接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运球和传接球技术动作后,及时让学生进行运球—传接球—射门组合技术练习。通过组合技术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组合技能练习过程中理解运球和传接球技术是足球过人和衔接射门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强化了运球和传接球练习的意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思考与探究运球和传接球在组合技术中的运用。这种技能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学以致用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练的兴趣和学习目标达成。
二、选择有适宜运动负荷的结构化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组合技能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调控好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充分利用好场地和器材,采用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多分组和减少队伍的调动,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负荷。如,《篮球:传接球》一课中,教师在运球3次—传球—跑动接回传球组合练习环节中,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8人,在篮球场每半场设置3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4角处站2人成一路纵队,对角为一队,一队排头学生持球运球后,传球给对角排头学生,跑向对角接回传球,然后再传给排头,传球后跑到对角排尾做2个立卧撑,接球者重复以上动作,每人先完成2次组合技能的队获胜。学生在练习这一组合技能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传球、跑动的时机适宜,避免了两个对角传球与跑动队员相互碰撞,学生相互提醒,配合默契,保证了组合技能的连续性。这种组合技能教学设计,有效地利用了场地和器材,教学组织和分组合理,保证了运动密度和强度,既解决了组合技能相互之间的技术衔接,又增强了学生体能,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选择手段多样的结构化练习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组合练习,满足每一名学生,使其能达到组合技能标准的要求。如,《排球:垫球》一课中,执教教师在垫球—传球—扣球的组合技能练习环节,利用4个排球场地,对6号位垫球到3号位,3号位传球给2号位或4号位扣球的组合练习,设计了8种不同的组合技能练习内容:自抛自垫—传球—扣球、自抛自
垫—传球—扣快球、自抛自垫—传球—快球掩护扣球、自抛自垫—传球—掩护扣快球、自抛自垫—接球—自传球—扣球、自抛自垫—传球—跳起接球、自抛自垫—接球抛球—扣球、自抛自垫—接球—举球—扣快球。学生根据自己掌握基本技术的能力,自主选择组合技能练习方式。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乐,促进学生形成丰富的、深刻的、个性化的排球运动体验,享受到了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这种多样化的组合技能方式真正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打造了形式灵活多样、学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形态。
四、选择基于游戏和比赛的结构化练习
游戏和比赛是高中学生参与性较强的内容之一,而高中足球教学中射门技术是最受学生喜欢,也是最具有获得感的一项技术,所有足球技术都是为完成射门服务的,因此射门技术是设置组合技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了射门组合技能设置,就更加贴近比赛,学生参与练习的内驱力大大增加。如,《足球:运球》一课,执教教师在运球—传接球—射门组合技能练习过程中,设置了不同脚法、距离、障碍、球门大小等射门练习,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的足球组合技能练习的同时,享受到进球时的成功喜悦,每一次挑战的成功,都不断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教师设计头顶球接力游戏中,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分成人数均等的2队,面对面站立,中间设置一定高度的绳子,1队抛球,1队头顶球,顶过绳子的球得2分,低于绳子的球得1分,顶球学生在移动中要判断不同高度的来球,力争用前额和腰腹力量顶出高于绳子的球,每一次头顶球都是一次挑战,在相互竞争中寻求头顶球完美动作和顶出理想的球,用游戏比赛组合技能练习方式来强化头顶球的技术。该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各种游戏和比赛的结构化教学,可以将知识之间与技能之间有机联系起来,并合理运用,促使学生达到学练完整的运动项目的目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題及对策”(编号:ALA150010)实验基地子课题项目“足球游戏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佳本斯市中小学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六: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体育教学的结构化意蕴
体育教学是一种结构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对学生体能、技能、素质、艺术素养及心理素质的调节。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广泛而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能力及体育能力,形成文明人、有素质的物质文化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既增强学生的认知,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勤于添加结构性教学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用更有规律、有方向、有结构的方式学习知识。
结构化体育教学也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做到始终“以学生为本”,多元化模式用于加强学生“会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体育,更有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甚至超越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
此外,体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还要丰富学生的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教育、道德素养、公民意识、以及课堂规范性行为等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等内容。通过正确的敗教,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拥有鲜明的正义感和道德情操,传递出人文关怀与精神面向,最终通过对科学体育的学习,形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结构化的体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也关注体育教学的质量,结构性的体育教学层面注重知识融会贯通、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以培养学习者整体素质及实践能力。
同时,结构化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及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力,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最终,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切实可行的发展和应用能力,为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七: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体育
结构化教学
体育结构化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技能和水平。该教学模式强调有计划、有序和有重点的教学过程,涵盖了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技能训练、战术应用、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
在体育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示范教学、分组教学、游戏教学等,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
此外,体育结构化教学还注重课堂管理和评价,教师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定期进行测评和反馈,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体育结构化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态度。
-1-
篇八: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体育教学的结构化意蕴
作者:吴桥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01期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系列-初中组
著名结构教学理论家杰罗姆·布鲁姆提倡:“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否则没有结构的知识也多半会被遗忘。”用结构化的知识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教学方法即“结构化教学”[1],它是以“整体关联”为抓手,以“动态建构”为核心,以“发展思维”为导向,以“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学[2]。
结构化教学具有三大特征:以上统下—以大概念作为统领,统摄内容、方法、情境等各要素;层层分解—对实现大概念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并将子目标落实到具体环节当中;逻辑递进—各教学目标、内容、情境、活动等纵向有衔接、横向有关联。笔者围绕结构化教学的4个维度:教学内容维度、学习情境维度、学科活动维度、教学实施维度逐层展开分析,探寻4个维度内部的逻辑关系结构。
一、基础—教学内容结构化
推荐访问: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四个要素 要素 结构化 教学
上一篇:基层文化专业教学2篇
下一篇:党课教学设计4篇